北京朝阳电缆厂总结非标电线电缆产品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非标准电线电缆绝缘层的抗拉强度、厚度和阻燃性均达不到要求,部分厂家采用再生塑料或填充料降低成本。
再生材料和合格的PVC塑料粉每吨近2000元的差别,但在再生材料的杂质含量高,机械强度低,耐老化、电绝缘性能差;其次,减少“量”的外绝缘层的厚度是不够的,而且保温效果当然会大大降低。二者都会直接导致电线电缆的短路和漏电。且产品绝缘、护套老化抗拉强度指标不合格,容易发生触电危险,危及人身**。
2、非标电线电缆芯材不合格,铜导体占线材成本的70%~80%,而假冒厂家则采用再生铜、假冒铜导体的想法。
按照***标准,电线电缆产品的铜导体应使用含铜量大于99.9%的电工铜。目前,高质量铜的价格高达每吨70000元,因此,贫困厂家采用低成本的杂质铜、回收铜,甚至土壤铜冶炼,铜含量极不稳定,导致铜导体电阻率大幅度增加。如导体导线产品的不合格导体电阻指标的直接后果,是在使用导体过热损坏绝缘塑料的过程中,造成短路而引起火灾,导体电阻过大则会直接浪费大量的电能。
三.非标准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不足,缺陷导线都小尺寸增大,以减少铜的使用量,以降低成本。
为了节约铜耗,减少铜芯的实际横截面积,如公称横截面积为2.5平方毫米,双塑铜芯线对应的铜芯直径应为1.78毫米,但无良厂家仅为1.6毫米或以下。这种方法的直接后果是电线在使用过程中过热,损坏绝缘层塑料,导致短路和起火。
4、非标电缆长度不达标,标准线满一百米,而非标准线大多为90米左右。有些电线长度小于50米,出乎意料地意味着总长度为100米。
友情链接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