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 额定电压 35 kV 及以下铜芯、 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的材料、 技术要求、 验收规则、 包装及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35 kV 及以下铜芯或铝芯聚氯乙 烯、 聚乙烯或交联聚乙 烯绝缘 渔 于 料护套电力电缆。 本标准**与GB 12706. 2,GB 12706. 3等一起使用。 有外护层的电缆, 代号表示内衬层4. 2 产品表示方法4.2. 1 产品用型号、 规格(额定电压、 芯数、 标称截面)及标准编号 表示。4.2.2举例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额定电压为。 .6/l kV,三芯, 标称截面240 m mz,表f' 17 GB 12 706. 1一 9 1示为: V V 0. 6/ 1 b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恺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额定电压为21/35 kV150 m m',表示为: Y ) L V 23 一 2 1/ 35 3 X 150 G B 12706. 3 3X 240 GB 12706. 2标称截而5材料5. 1导体 铜、 铝应分另 1 」 符合GB 3953及GB 3955规定。绝缘 a.聚氮乙烯绝缘料, 代号PVC-I1, 分为A,B两类: A 类用于1 ,% 0 /1 .% < 1. 8/3 kV 电缆 B类用-F /!,/I,'> 1. 8/3 kV 电缆 b.聚乙烯绝缘料, 代号PEa c.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代号XLPE,护套 a.聚纵乙烯护套料, 分为SI,S2两类: 51类 代号PVC - S1, 用于正常运行导体**额定温度为70℃和80℃的电缆。 S2 类 代号PVC-S2, 用于正常运行导体**额定温度为90℃的电缆。 b.聚乙烯护套料, 代号PE-S, 用于正常运行导 体**额定温度为70℃和 80'C的电缆5.4 恺装钢带及钢丝 应符合GB 2952规定5. 25. 36导体6. 16. 26. 3导体应符合GR 3957的规定。等体表面应光洁, 无油污, 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 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 线截而为 1000, 12 .00 m m“ 的导体应符合表 2规定。 表 2标称截面 m 1 n - 1 000 1 200导体中单线*少根数圆形绞合导体*小和**外径 m m 20C时直流电阻,Q/k. 不大于 铜铝非紧压圆形紧压圆形铜芯 紧压铝芯- F m 小 4 F }下 桌 一37. 2天 4 h t '}41铜铝铜铝**外径9 19 1535342 0. 017 6 0. 029 1{53534640. 7{}ll刁 50. 0 15 1 . 0. 024 76. 4 四芯电缆的截面有等截面和不等截面( (3+ 1芯)两种, 不等截面的第四芯截面应符合表 3规定 GB 1270 6,1 一 9 1表 3 l 一.1广w el主线芯 4第四芯一 2. 5第四芯::一 :主线芯 3 5 5 0 7 O仁 线芯 I 5 ()18 52 103 00100120150)8 5砂一·然·叨·le se sJ‘le s一7. 17. 2值, 绝缘*薄点的厚度应不小于规定标称值的90% 一 0. I m m 厚度测量结果应按GB 817。 铝芯电缆 规定修约 导体和绝缘外面的任何隔离层或半导电屏蔽层的厚度应不包括在绝缘厚度内7. 3 绝缘线芯的识别标志应符合GB 6995. 5的规定。绝缘 应按GB 12706. 2和GB 12706. 3的规定选择绝缘料标称绝缘厚度应符合 GB 12706. 2和GB 12706. 3的规定, 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规定的标称8 导体屏蔽与绝缘屏蔽应按GB 12706.2,GB 12706. 3的规定选择导体屏蔽与绝缘屏蔽。9 缆芯、 内衬层及填充物9. 1 各种具有恺装层, 同心导体或金属屏蔽层的多芯电缆, 在缆芯仁 一般应有一内衬层9.2 额定电压。 . 6/1 kV 以上的非径向电场电缆的内衬层及填充应采用非吸湿材料9. 3 额定电压。 . 61 /1 kV 以_ L , 在缆芯_[ 只有绕包金属屏蔽的径向电场电缆的内衬层应采用半导电材料, 填充物亦可用半导电物。9.4既无恺装层, 又无同心导体或绕包金属屏蔽层的0. 6八 kV 多芯电缆, 以及 1 kV 以上分相金属屏蔽电缆只要电缆外形圆整, [ 绝缘线J芯 一 与 护套不粘连, 可以省去内衬层。如缆芯中圆形绝缘线芯的异体截面不超过 10 m m" 其热塑性护套允许嵌入绝缘线芯间。假使仍加内衬层, 其厚度可不按规定考核9. 5 额定电压 0.6/ 1 kV 电缆只有当金属带标称厚度不超过 。 . 3 m m时, 金属带可直 接绕包在缆芯 f-而省去内衬层, 且成品电缆应符合第 16.3. 16 条特殊弯曲试验要求9.6内衬层和填充物应符合下述规定: a.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 非恺装电缆内衬层厚度应符合表 4规定。恺装电缆内衬层厚度按第11章规定; b.圆形绝缘线芯电缆只有在各绝缘线芯间内用基本上成型的填芯填充时才允许采用绕包型内衬层 ;内衬层及填充物应与电缆的工作温度相适应, 并对绝缘材料无有害影响;缆芯在挤包内衬层前允许采用合适的带子以间隙螺旋绕包扎紧; GB 12 7 06. 1一 9 1表 4缆芯假设直径内衬层厚度(近似值)挤包型绕包型 d< 2525< d< 3535< d< 4040< d蕊4545< d蕊6060< d毛80 d> 801. 01. 21. 41. 41. 61. 8一 一 一一2. 0!0. 6 e.无金属屏蔽的单芯恺装电缆, 在恺装层下应有挤包或绕包内衬层。10同心导体’、 注: I) 在考虑中.11恺装11. 1 钢带与钢丝恺装结构尺寸应符合GB 2952规定。11. 2 应采用钢带恺装时, 内衬层应采用包带层加强, 绕包型内补层与包带层的总厚度应符合GB 2952规定。11. 3 当金属屏蔽外有恺装时, 在金属屏蔽上应挤包不透水的内衬层, 也称隔离套。隔离套材料应符合5.3条规定, 其厚度应符合GB 2952. 3规定。11.4 如采用隔离套或挤包内 衬层, 不必加 包带垫层。 挤包内 衬层厚度应符合表4规定。12 非金属外护套12. 1 应按GB 12706.2,GB 12706.3规定选择护套材料。12. 2除非另有规定, 电缆塑料护套标称厚度应符合GB 2952规定。12. 3 无恺装单芯电缆塑料护套标称厚度应按GB 2952.3规定计算.标称厚度允许小于1. 8 m m, 但应不小于1. 4 m m,12. 4 直接挤包在单芯非恺装电缆光滑圆柱体表面如内护套或绝缘上的护套平均厚度应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铜芯电缆 任一点的*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一0. 1 m m,13 试验条件13.1 除非另有规定, 电压试验的环境温度为20士15` C , 其它项目 试验的环境温度为20士5C,13.2 交流电压试验的频率为49- 61 Hz, 电压波形基本上应是正弦波形13.3 冲击电压试验波形规定波首为 1- 5 u s,波尾为40 60 us,14 例行试验〔 试验类型代号R)14. 1 导体直流电阻试验14. 1 1 导体直流电阻应符合GB 3957及表2的规定。14. 1. 2 多芯电缆的导体直流电阻试验应在成盘电缆的所有导体上进行14. 2 局部放电试验 6 20 GB 12 706. 1一 9 114.2. 1 额定电压U。 为3. 6 k V 以上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和额定电压r;。 为 1. 8 kV 以上交联聚乙烯、 聚乙烯绝缘电缆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14-2.2多芯电缆的局部放电试验应在电缆的所有绝缘线芯上进行。14. 2. 3 试验应在成盘电缆上进行。施加交流电压1. 5 U。 时,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放电量应不大于40沐。 额定电压‘ 。 为 18 kV 及以下的交联聚乙烯, 聚乙烯绝缘电缆放电量应不大于20 PC;额定电压L } 为18 kV 以_ _ 匕 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放电量应不大于 10 PC,14, 3 交流电压试验14.3. 1 试验应在成盘电缆上进行。 试验可采用交流电压, 也可采用直流电压, 电缆按14. 3.2规定施加电压, 持续 5 m in, 试验过程中绝缘应不发生击穿。14. 3.2 交流试验电压按下列规定确定: 额定电压U。 为3. 6 kV 及以下电缆: 2. 5 Uo+ 2 kV ,kV ; 额定电压U。 为3. 6 kV 以上电缆: 2. 5 Uo,kV o 对应各额定电压的单相试验电压值如表5规定。 表 5 okV额定电压O o0. 61. 83 . 668 . 712182126试验电压3. 56. 511i s2230455365 若用三相变压器对三芯电缆进行试验时, 相间试验电压应为表5规定值的1.73倍。采用直流电压试验时, 其数值应为表 5规定值的2. 4倍。1515. 1抽样试验(试验类型代号s)15. 1. 1交货批长度数量的10%。15-1.2交货批中多芯电缆总长度超过 2 km, 单芯电缆总长度超过 4 km, 可根据表 6确定抽取的试样数。表 6抽样试验的频度 结构尺寸检查应在每批同一型号及规格电缆中的一根制造长度电缆上进行, 其数量应不超过电 缆交货长 度L, km试样数多芯电缆单芯电缆2< L< 1010< L簇2020< L蕊30 余类推 4< L毛2020< L镇4040< L成60 余类推 1 2 3余类推15.2 结构检查15-2. 1 导 体结构应符合本标准第6章的规定。巧. 2.2 绝缘厚度应符合本标准第7章的规定 标称截面相等的3芯或 4芯电缆, 可取任意3个绝缘线芯进行检查。15-2. 3 恺装及非金属外护套结构尺寸应符合本标准第 11及 12章规定。 GB 1 2 7 0 6 . 1一 9 1{:.:“ 如果用户有要求, 应提供电缆外径的实测数据。4h交流电压试验额定电压U。 为 3. 6 kV 以上电缆应进行 4h交流电压试验。除终端外, 成品电缆试样长度应不少于s m, 按表 7规定施加交流电压(试验电压为4 Uo) , 持续时间4h。试验过程中绝缘应不发生击穿。表 7额定电压Uo0 . 61. 83. 668 . 7121 82126试验电压2. 47 . 214. 42434 . 8487 210 4巧 4 热延伸试验 交联聚乙烯绝缘应进行热延伸试验。试验条件及要求符合表 16的规定。16 型式试验(试验类型代号T)16. 1 额定电压‘ 。 为3. 6 k V 以上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和额定电压‘ 。 为 1. 8 kV 以上交联聚乙烯、 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电气性能试验。16. 1. 1 试样16. 1-1.1 试样为一段成品电缆。除附件外, 试样长度为 10^ 1. 5 m,16-1. 1.2 除第16. 1.3条规定外, 所有第16. 1. 2条规定的试验应依次在同 ·试样上进行。16. 1. 1. 3 多芯电缆的每项试验或测量应在所有的绝缘线芯上进行。16. 1.2 试验顺序 正常试验顺序规定如下:局部放电试验;弯曲试验后的局部放电试验 ;b . tg6与电压关系 试验; d. tgd与温度关系 试验; 热循环试验后的局部放电试验; f.冲击电压试验及交流电压试验; 9·4h交 流高电 压 试验。16. 1. 3 特殊规定16. 1. 3.1 试验项目。 和d可以不在用作第 16. 1.2 条所规定正常试验程序的试样上进行.可以另取试样进行试验16.1.3.2 试验项目9可以另取试样, 但试样应已 预先进行过b和e两项试验。16. 1.3. 3 额定电压r. % 。 为6 kV 以下的电缆, 不需要进行c 和d两项试验。 额定电压U。 为18 kV 以卜 电缆, 不需进行。 和d项试验, 但需进行lo o下 的tg‘ 及电容测量。16. 1. 4局部放电试验 试验应在短段电缆试样上进行。施加交流电压 1. 51 7 。 时,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放电量应不大于40 p Co额定电压U。 为18 kV 及以下的交联聚乙烯、 聚乙烯绝缘电缆的放电量应不大于20 pC,额定电压l-。 为18 kV 以 F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放电量应不大于 5 PC a16.1-5 弯曲试验后的局部放电试验16. 1. 5. 1 弯曲试验 试验应在室温下, 按GB 2951. 23规定进行。 弯曲试验用圆柱体直径应按下列规定确定:氏 GB 12 706. 1 一9 1 单芯电缆 多芯电缆式中: D—20(D-f d)1 5y, ,m m;15 (D+ d)士5%,m m.试样的实际外径,m m; d一 试样导体的实际外径, mmp 对于非圆形截面导体电 缆d= 1. 1 3 / -S -m m, 16.1. 5.2局部放电试验 试验应在经过弯曲试验后的试样上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第16. 1. 4条的规定。16. 1.6 tgd与电压关系试验16. 1.6. 1 额定电压U。 为6 kV 及以上, 18 kV 及以下电缆应进行tgd与电压关系试验。 试验应在经过第16. 1.5. 1条规定的弯曲试验后的试样上进行, 在室温下分别在0.5 Uo,U。 和 2U。 交流电压下测量试样的tgd。试验结果应符合表 8的规定。 表 8S 为导体标称截面m m %试验项目聚氯乙烯绝缘 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聚乙烯绝缘 电缆 10U。 时tghX 10-4 不大于0. 5 U。 与2 1 1。 之间AtgdX 10 ‘ 不大子16. 1. 6. 2额定电压Uu为 18 kV 以上的电缆, 不需进行tgd与电压关系试验, 应在90士5'C时, 测量在U。 时试样的tgd, tg‘ 应不大于 l ox 10-',16. 1. 7 tgd与温度关系试验 额定电压a。 为6 kV 及以上, 18 kV 及以下电缆应进行tgd与温度关系试验。 应分别在室温和规定的**额定温度下用 2 kV 交流电压测量试样的tgdo 采用B类聚氯乙烯绝缘的电缆, 试验温度应依次逐渐升高至60 0 C , 和 850 C , 并在每一规定温度士2℃范围内保持 2h后测量tgd和电容 试验结果应符合表9 的规定。 表 91 00 0406 5202070- C (导体**额定温度) , 80 C试验项目聚氯乙烯绝缘 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聚 乙 烯 绝 缘 电缆室温时tgdx 10- 1 不大于电缆**额定温度时tgd x 10- ' 不大于1 0004 010见注”8010 注: 1) 对采用B类绝缘的聚抓乙烯电缆, 相对介电系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的乘积, 在环境温度到85℃的温度范围 内, 应不超过 0. 75, 此外 80℃时tg‘ 值应不超过60℃的tgd值。16. 1. 8 热循环试验后局部放电试验 在经过上述正常顺序试验的电缆试样导体上通以加热电流, 使试样导体达到稳定的温度, 此温度应比电缆**额定温度高 100 C 。
友情链接Link